靈修小品 /主日信息 [ 第一頁 ] [ 第二頁 ] [ 第三頁 ] [ 第四頁 ] [ 第五頁 ]

    『雙冬國小』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但對我這個已經去了N次的人來說,它卻是一個再熟悉也不過的地方了。在這個地方有著一群既單純又可愛的孩子們,雖然這群孩子們有時候很調皮,但他們臉上的笑容似乎總是能讓人忘了一切的疲累,雖然每一次的短宣都是新的挑戰,眼前所面對的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有著上帝這最萬能、最安心的後盾,一切總是都能迎刃而解。這就是我所認識的雙冬短宣,是一場充滿著驚喜與挑戰的奇妙旅程。

    這一次的短宣,是我所經歷的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一次短宣,每一件事情都超乎我的預料,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和我的家人一起參加短宣,也從來沒想過這次的短宣竟是如此順利。說真的,對於這一次的陣容,我其實感到有一點不安,因為幾乎全員都是沒參加過短宣的菜鳥級新手,練習詩歌的時候總是要花一段不少的時間,排練布偶劇的時候也總是會犯了不少新手級的錯誤,甚至還要我那很討厭小朋友的妹妹來擔任隊輔,而且跟她配搭的還是一個國小剛畢業正準備升上國中的人,整體來說,這次的短宣用『挫哩等』來形容真的是再貼切也不過了,但幸好,我所擔心的事一件都沒有發生!孩子們很喜歡我們的布偶劇,有好幾個都說希望下次還能再看到我們的表演,至於小朋友的部分,這次的孩子大部分都很懂事、很好帶,就像是天使一樣的乖巧聽話,雖然有幾個問題兒童比較難搞,但在同工們的相互扶持下,也還是可以應付得過去。總覺得似乎每一件事神都在默默的帶領,每一件事似乎都充滿著神的恩典及應許。

    這次的雙冬短宣,是耶和華精心策劃的一場完美的即興演出,縱使峰迴路轉,縱使充滿著不安,但我們卻不必擔心,也不需驚惶,因為神早已預備一切,祂的應許總不離開,或許正如同詩歌中所寫的那樣:『別擔心,你的成長在祂手裡』,神從一開始就早已看顧,每一個環節都是神愛的奇蹟的寫照。

 

2019/07/14周正達牧師信息摘要
題目:從聖經看工作(一)
經文:(創1:28;2:15)
主題經文:(創2:15)「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一、工作是從神而來
(帖後3:10)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

二、人是為神而工作
1. 工作才有價值
(西3:17)說:「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
(v23)說,「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
2. 態度才會信實
(弗6:6):「不要只在眼前事奉」,不單在人前面做事,「要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在人的背後也是這樣,因為我們是為主做的。
3. 品格才能謙卑

默想討論:
1.你覺得在你的人生中,工作是一個祝福,還是一個咒詛?你是怎麼看工作的呢?
2.怎麼樣才會讓我們工作的有價值、有意義、並且樂在工作呢?

 

尊重神者被尊重,藐視神者被藐視         許益源
先知撒母耳的師傅是祭司以利以利本身應該還算忠心,可惜的是他的兩個同樣擔任祭司工作的兒子非常壞,不僅胡作非為,不按律法規定主持獻祭,而且貪得無厭,對前來獻祭的百姓近乎搶劫,甚至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行淫,難怪被稱為惡人,根本不認識耶和華(撒上二12)。以今天的話來說,就好像沒有重生得救的人,卻擔任教會的牧長執行聖禮,沒有甚麼事比這樣的事更扯了!

以利做為他們的父親,雖然曾經提出勸勉、發出警告,可是以利對於聽不入耳、依然故我的兩個兒子,並沒有使用為父、為監督的權柄,使出殺手鐧:褫奪他們的職務,反而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終致被神責備「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並給他和他的宗族宣布未來的咒詛。我們注意到上帝的行事是有原則的,就是撒上二章第30節的話:「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

這明顯是非常重要的事奉神的原則,不管是專職或帶職的基督徒,都應謹記在心,且常引以利的錯誤例子為鑑。我們宜反思:求主鑒察我心,我打心底敬重神嗎?對於神的名受辱,我感到義憤填膺麼?我對神所託付的事奉認真負責嗎?我對答應神的事守信用嗎?我過著表裡不一致的生活嗎?我以為神就像以利年老時眼目昏花、看不分明我的隱情嗎?……感謝主恩浩大,我們若有可責之處,快快認罪悔改,重新導正對神的態度,回到正軌,莫待「藐視神而被輕視」之事發生,那可是最後悔莫及的事了。

 

小鳥快樂嗎?             許益源
「我是隻小小鳥,飛就飛叫就叫,自由逍遙;我不知有憂愁,我不知有煩惱,只是愛歡笑。」這是一首我們耳熟能詳的兒歌(Franz Wilhelm Abt作曲,杜沛仁作詞),既是為兒童寫歌,當然講究旋律優美易唱,歌詞簡單易懂,氣氛健康歡樂,內容以小鳥為主角,描述牠能飛能叫,逍遙歡笑,期待小朋友也是一樣,常保童真愉悅。

基督教詩歌似乎也是如此看待鳥類的生態,寄情於牠們的自由逍遙和悅耳鳴叫,喻寫基督徒對神的歌頌讚美,有人就寫了這首《若》:「若我是一隻林中的小鳥,飛躍在樹梢間多逍遙,我要盡情歌唱讚美,讓人知造物主的奇妙。」(下略)又有台語的「樹頭枝雀鳥歡喜在吟詩」(《萬物充滿祢的恩典》,讚美之泉)等,例子頗多。

有趣的是,我們怎麼知道小鳥很快樂?這應該是出於我們的美學想像,就好像莊子與惠子著名的「魚樂之辯」,惠子是從客觀知識的角度來檢證莊子,可是立於橋上的莊子是從美學的角度表達魚很快樂,鬥嘴的兩造自然會格格不入。

現在我們如果是從客觀的鳥類生態來看鳥,那麼不同的鳥類根據牠在食物鏈上所處的位置,牠們的生活型態差別就很大,比如鳶屬猛禽,麻雀可相對弱小太多。同樣都為了生存與繁衍,但是比較弱小的鳥類似乎要「擔的心」就比較多,除了面對天災的挑戰,還有來自其他動物的獵捕,更有來自人類的威脅1(聖經多處提到「捕鳥人的網羅」),毋怪乎李宗盛又寫了一首成人世界的鳥歌《我是一隻小小鳥》,自比是隻小鳥,描寫人生起伏的經歷:「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樣也飛不高,也許有一天我棲上了枝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感覺是相當悲淒的。

相對來說,主耶穌說起小麻雀,要我們注意上帝的眷顧餵養廣闊到包含那不起眼的小鳥兒,提醒我們全心信賴上帝給予我們的供應,感覺可喜多了。
註1:前幾天與禮拜堂對面熱水器店家高老闆聊天,得知本地因為鳥類多,結果有些「白目」的鳥類竟然找到住家的排油煙管或熱水器排氣管築巢,結果初生的幼鳥被烤死或燻死了,禽螨也叮傷了人。看來人鳥之戰,兩敗俱傷。

 

一個教會 .多種樣貌 .彼此祝福               許益源
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 神,也歸與羔羊!」                      
                                       ------啟示錄七9-10
感謝讚美主!主的僕人約翰在異象中看見許多人,多到數不過來,而這些顯然是蒙救贖、屬於神的敬拜者,乃是來自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原來神所揀選的百姓並不限於一宗一族---以色列,而是包含了廣大的外邦眾民。

今天的教會組成分子正是如此,不再分別種族、性別或社會地位,一如加拉太書三28所言:「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所以,基督徒只有「一個」種類,就是「新人」(弗二15)!既然是如此,現在世上的基督教會表面上雖然有各宗各派,也散布在各個地方,但是其實應該只有「一個」教會。

這樣的解讀,顯示至少兩方面的事實:1.基督的教會(以遵循聖經啟示的信仰而定)是豐富的、多樣貌的,2.沒有一所教會可以誇稱是完滿的、自足的。我們應該彼此需要,互相幫補,彼此學習。我看見台灣大多數的教會和機構確實是這樣地在實踐當中,真是感謝神!

我們教會的兄姊有些是土生土長的,有些則來自不同的宗派背景,擁有在其他教會過教會生活的經歷,但只要同是「一主,一信,一洗,一 神」(弗四5-6),就可以聯合在一起,豐富我們的教會文化,見證基督的榮美和奇妙。甚至少數目前在我們當中聚會的兄姊,是在兩或三個教會聚會,我期待這樣的兄姊可以抱持愛主和愛教會的心,把在其他教會學到的優點,有智慧(而不是比較、批評)的轉用在我們當中,帶來更新,促進活力,成為祝福。

 

同「婚」合法之後 許益源

「同性婚姻」終究還是以專法的形式在台灣合法化了,雖然仍有為數眾多的人民已經透過公民投票,表達了並不贊同同性結合使用與傳統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一樣的概念來保障其權益,無奈仍然不敵執政黨在立法院的人數優勢,直接民主敗給了間接民主!

推動「家庭方舟」運動的曾繼雄傳道曾在其演講中指出,同志運動在現代彷彿是一道狂潮,潮水早已湧現,如今洪水來了,擋也擋不了,凡看重傳統自然婚姻家庭制度的人,只能暫時躲入「家庭」這艘方舟,耐心等待洪水過去。今天看起來,他的話還真「應驗」了!

我們肯定許多努力想要擋住這波狂潮的人士,在過去好一段時間裡擺上許許多多的心思和體力,我們了解這番努力並非基於「恐同」更非「仇同」(事實上許多這樣的人也努力在學習如何關懷同志族群),而是開放同婚後帶來的後續影響力。以常識而論,任何法令的施行,或過去不可的如今可行,一定會起到引導甚至鼓動的影響力,那麼同婚合法、開放的這種趨勢,對於我們的年幼、年輕下一代,會是一樁好消息嗎?

日前有些人士提出「家庭主流化」的策略,因為過去以來,也許表面上看,華人傳統就是一個看重家庭的社會,但恐怕這已經是個一廂情願的想法而與事實不符了。事實是,家庭制度和功能正在瓦解之中,許多人在他最在意的家庭中沒有被愛,反而被傷害。所以那些真正想看重傳統家庭的人,首先就要重新鞏固家庭的關係,讓家庭實在可以彰顯出她最寶貴的功用:愛、照顧、保護、完全的接納、深度的滿足、溫暖、教育、信念傳承、人格養成,並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誠實的人,都將謙卑悔改,因為我們在好些地方都不完全,都有待被更新改變。所幸,有信仰的人有所本也有所倚靠,我們看見對內對外的挑戰之大,但也無從迴避,只能正面面對,認真付代價經營我們的家庭、愛我們的家人,清楚和堅固真理的立場,但也學習恩典的對待與我們不同的人。

有信仰的人不必灰心喪志,我們相信真理必越辨越明,而且劇本的結局早已寫好,光明、真理與真愛終必得勝。

 

內裡誠實 許益源

基督徒信仰最可貴的態度之一是真誠。 大衛曾在他的悔罪詩裡自白:「祢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詩篇五一6)大衛確實身體力行,我們讀他所寫為數眾多的祈禱詩歌,就是最佳寫照,他向神毫不隱瞞內在最真實的情緒和想法。甚至連對仇敵的「咒詛」也毫不掩飾。雖然我們知道,無所不知的神不需要我們告訴祂,祂老早已經全然了解,但我相信神仍然喜悅我們向祂坦誠。寧可誠實,也不要像主耶穌所經常責備的法利賽人,因為他們善於假冒為善。至於被法利賽人視為如假包換的罪人的稅吏,卻因著誠實認罪,反而在耶穌的比喻中被讚賞!(路十八13-14)

這種被神所喜悅的信仰態度---誠實,在最近晨禱會逐章閱讀約伯記時,再次得到印證。沒有犯罪的約伯,竟然「無故」的遭遇巨大苦難,任誰都難以招架。起初約伯在難以言喻的痛苦中,只能沉默以對,仍不以口犯罪,但經過七天七夜之後,約伯終於開口,看他所陳述的,讓我們讀起來感覺有點「膽戰心驚」,覺得約伯還真敢講,似乎一點也不怕冒犯了上帝。反倒他的三個朋友中規中矩,立論觀點始終圍繞在簡單的、機械的因果報應論上,限縮了上帝憑祂全權的意旨行事的自由。在約伯記末,上帝做出評論:「你們(指約伯的朋友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顯然上帝欣賞約伯,即便約伯所述也不完整,但上帝起碼欣賞、喜歡他誠實的態度!

知道神喜悅我們內裡誠實,其實相當程度上也釋放了我們。原來與神關係可以很直白坦誠,完全不需要戴面具。讚!

 

有主預備  勝過擔憂 王筱雯

我從小就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也從小就到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所以我小時候對主耶穌的印象就是祂是一位「很溫柔而且常常幫助人們」的角色。上了國中,我開始參與可愛團契,國中時期的我,常常思考著「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上帝為什麼創造我們?」等問題,那時,我一直找不到答案,又因為國中時的懶散,我常常禮拜天的早上沒有來教會。缺席教會聚會的那陣子,我心裡總是有一種罪惡感,明明知道這樣是上帝不喜歡的,可是我的罪惡感卻還是被我濃濃的睡意給埋沒了。

國中三年級快接近會考的那段日子,我發覺自己很容易因為升學準備的壓力而軟弱哭泣,導致我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方向,有時連讀書的動力也沒有,身體的狀況也很差,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偏頭痛,日子實在非常難熬。不過每當我軟弱時,我就會禱告,因為從小到大,我的家人總是告訴我:「當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就禱告吧!把困難交給上帝。」很可惜我雖然禱告了,心裡卻還是很擔憂,因為每一次的模擬考出來的分數都不是我所期望的,我對自己感到無力和不足……。

會考完後,終於等到放榜日,令我驚訝的是,我的分數竟然比平常模擬考還要高,真是感謝主!不過,緊接著又是一陣憂慮,因為照撕榜順序看,我大概是排在五十(應外只收10幾個名額),我深怕著自己撕不到應用外語科。撕榜當天,姊姊陪著我去,等待的時候,我迫切禱告著,求主幫助我,當時眼看應用外語科的名額只剩下最後3個了⋯⋯,我真的緊張到全身發抖!到了應外科最後的第2個名額,我竟然聽到喊我的號碼了,我高興得差點叫出聲來,我終於撕到榜了!撕完下台後,我和姊姊兩人立即禱告感謝主,感謝祂為我預備、帶領我上高中的路!

順利上了高中以後,明明一路經歷上帝的恩典帶領,我卻還是重蹈覆轍,沒有很積極的參與團契和主日禮拜,我似乎又陷入了學業壓力的泥淖中,或許是我太在意課業的表現,忘了過去上帝的帶領和幫助,我開始又覺得自己很沒用、很沒自信,每次段考前都覺得自己快完蛋了,結果每次段考的分數卻又超出我所想像的好,真的很神奇,我想這一定是上帝賜給我的智慧!否則怎麼可能呢?

直到今年寒假,我想趁著難得的假期,好好調整我和上帝的關係,希望靈命上能有所成長,因此我報名參加了北部中學門徒營。在四天三夜的營會期間,我每天親近神,我發現那種感覺是非常美好的,有好幾次的晚上,我完全誠心誠意的在上帝面前吐露我所有的軟弱,渴望能有更多力量來愛主,我更是禱告求主赦免我過去的懶散,我告訴上帝我的心是需要祢的……。門徒營結束時,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慢慢努力克服睡意來到教會、來到團契,且要開始養成讀經的習慣,從神的話語學習成為祂的樣式,更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受洗。

在我實施讀經的第一個禮拜,我開始經歷上帝的話語深深地改變了我的價值觀,例如我以前常常會擔憂未來,但是當我讀到馬太福音6:34,主耶穌說:「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我內心就像被點醒一樣,我回應主:「喔!主啊,是的,我所需要的一切,祢都早已知道,我還需要憂慮什麼呢?」確實,在過去的求學歷程裡,我所擔憂的那些事,主都已經為我預備了一切,原來我是一直被上帝愛著,祂更是從我出生前就已揀選我,現在我明白,我所得來的一切都是主所賜的,為的是讓我能夠榮耀祂的名!我願意抱持這樣的態度,繼續天天與主同行,願我的一生,能夠使主的名得著榮耀!阿們!

 

峰迴路轉主恩臨   柯斐馨
在基督信仰門外徘徊
  小時候我常和爺爺奶奶上教堂,但是當時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到教堂後面的兒童遊樂設施玩耍。及至長大後,除了參加親友的婚禮或長輩的安息禮拜,我幾乎沒有再進入教堂。結婚後,由於先生的家庭是一般民間信仰,公公在家中供奉神明,而我也是以「人」的角度來看,認為嫁雞就該隨雞,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也跟著拿香拜偶像,沒有屬於自己的宗教思想。

回到教會的轉機
  直到在父親生病期間,他曾親口告訴我:「若身體狀況允許,他決定要每主日到教堂參加聚會、敬拜上帝」,當時我答應會陪伴他,但是這個承諾卻隨著父親安息主懷而沒能實現。然而,就在父親的安息禮拜結束後,主藉著教會一位姊妹對我說:「妳要回來教會,要回來!」我頓時有一想法,「以後我可以和爸爸每主日在教會相會」,就這樣,我開始回到兒時常去的「景美禮拜堂」,至今已經十年了,這段期間雖然盡量做到每主日不缺席,但是我卻不認為我會受洗或成為基督的門徒,而是有可能做一位終身的慕道友。

主耶穌總有祂的辦法
  想不到,幾年前素來健康的先生生病了,而且是罕見疾病,身心都不容易照料,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我,常常不知所措,因此我常常呼求上帝,請祂幫助我,教導我該如何走下一步,祈求祂眷顧保守我的家庭。在經過主無數次的恩典和聖靈的感動下,我發現:奇妙的是原來一切事神都已經為我們預備好了。特別是三年前我先生主動願意接受 主的呼召,在病床上受洗成為基督徒!感謝神!神就是愛,祂揀選了我先生和我,成為屬祂的兒女,這真是莫大的福氣!

終於歸入主的名下 今年三月,牧師通知我可以上受洗課程了,而啟華執事也開始約我一起每日讀聖經,經過幾次的上課以及每天個人的讀經禱告,我體會到:從前因為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會產生擔心、焦慮和不安的感覺,如今漸漸都消減了,真是感謝 主!
  我覺得信主前後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如今內心充滿平安,即使仍會遇到困難,可是我能夠很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因為我知道有主耶穌與我同在。「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希望我的家人見到我的改變,能夠影響他們的心漸漸地柔軟,並且早一天接受主、像我一樣成為基督徒。
  我很喜歡這個信仰,我相信在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了,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感謝讚美主!

 

隱藏的敬拜帶領者                                     許益源
先知以賽亞的敬拜經歷中(賽六),誰才是這一場敬拜的帶領者?可以確定不是上帝,因為祂是被敬拜的對象(和講員),而以賽亞呢?他是從被動到主動的單一參與者,所以真正帶領敬拜和投入敬拜的是天使!我們注意到這兩位像火燃燒著的特殊天使,名叫撒拉弗,他們各有六個翅膀,且「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
為何遮臉又遮腳?經文沒有直接交代,所以我們只能試著合理的詮釋。有人認為遮臉是因為上帝太過榮耀,所以無法直視。計志文牧師則從應用上來解釋:「遮臉,是為了使人不認識你,只認識你所傳的耶穌基督。遮腳,是為了不叫人知道你事奉的足跡。」(據唐崇榮牧師憶述)我個人認為,發亮耀眼的撒拉弗使用一對翅膀遮臉,應是為了隱藏自己,而遮腳(腳代表不潔,天使雖無不潔,仍然在全然聖潔的神面前自卑),是為了表達謙卑(藏拙)。這種表現,正是敬拜帶領者最佳的榜樣!
因此當我們有機會主領一場敬拜,永遠要記得主角是三一真神!我們只是應該儘量隱藏起來的主的僕人。只因為會眾集體敬拜需要一位看得見的「指揮」,我們才不得不站在那個位置,千萬別喧賓奪主,把敬拜變成我的個人秀。
那麼實際上我們可以怎麼做,好讓敬拜主領的角色隱藏一點、謙卑一點?我有以下兩點簡要的建議:

減少介入:提示明確、簡短,能不說就不說,若要說,只說有助於引導會眾更專注敬拜神的話語。或把本來想向會眾說的話,轉化成禱告的話,因為禱告是對神說的,如此焦點可以維持在神的身上。

衣著合宜:主領敬拜者的穿著原則就是整潔端莊,寧可低調隱藏、避免突出。流行界的歌星為了凸顯自己,造成吸睛效果,往往奇裝異服、暴露聳動,但那決不是我們要效法的穿著方式。

總之,基於敬拜的焦點是神,帶領敬拜的使命就是要把人帶到主的面前,注目主,親近主,尊崇主,順服主。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問自己這個問題:「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是讓參與敬拜之會眾心靈的焦點專注還是轉離上帝?」心思焦點一旦跳來跳去,敬拜很可能被切成零碎片段,甚為可惜。

施洗約翰曾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這句話誠然足以作為敬拜帶領者最貼切的自我提醒了!

 

鳥是上帝養的                                         許益源
最近某日行經狹長、小而美的「萬慶公園」(事實上幾乎是天天),習慣上總不忘記欣賞沿途上演的植物動物自然秀,說是「自然」秀,其實以基督徒的世界觀而看,那不是自然,而是「天」然、神然,所以我也總是習慣上一邊欣賞一邊讚美神。
那一天,正看著喜歡在地上覓食的環頸斑鳩,我心中冒出一句話:「鳥是上帝養的」!因為這是耶穌直白的說法: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太六26)我接受耶穌的說法。
沒有基督信仰的人士(不管是ㄧ般民眾或鳥類專家),只會以自然生態、食物鏈等去理解動物的世界,因為肉眼看不見上帝,人們只看見鳥類根據其本能,從自然界的植物和動物或人類遺留的食物去找吃的,但耶穌不拐彎抹角,直接說是天父養活牠們,因為萬有都是上帝的創造!
2017年有一則新聞,報導屏東市一名婦女天未亮便在某路段大量撒下鳥飼料,引來鳥類搶食,聒噪的鳥鳴與留下的飼料渣和鳥糞,使居民不勝其擾,主管單位後來找到這名婦女開罰並了解其動機,她說是「擔心鳥類會餓死」才這麼做!這真是杞人憂天啦!
附帶一提,「中華鳥會」提醒人們不應該餵食鳥類,因為對於鳥類將有諸多可能性之傷害。如:施以慣性餵食,也可能使野鳥對於人類之警戒消除,以致危險;也可能會導致鳥類習慣於人類的餵食,將造成覓食困難而導致生存威脅;甚或不適宜之食物餵食,可能導致野鳥營養失調,進而引發生理、繁殖力、壽命之改變。

 

祭壇和聖殿---參加北中門心得分享之1                  王筱雯
我參加了今年寒假的高中門徒營,對講員提到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的事印象深刻,我才知道原來要先有祭壇才建聖殿,而且建聖殿的意義是做為「上帝同在可被看見的記號」。不過,新約以後的聖殿就不同了,我們不用再建聖殿,因為我們自己就是聖殿了,這豈不是讓我們更容易親近神了嗎?但是正因為有形的聖殿化成無形的,所以我們很容易忘了自己就是聖殿,而沒有讓上帝走進我們心裡。舊約的聖殿需要信徒走進聖殿,所以他們會記得去親近神,如今我們也應該記得讓上帝走進我們這座聖殿。然而,如果我們沒有祭壇在心中,那我們也只不過是一個空有的聖殿,所以祭壇的存在是必要的,這代表著與神立約和交往,也象徵著感恩的回應、全心的奉獻、關係的和好和認罪悔改。說到獻祭,以色列人獻燔祭,代表著毫無保留的全然獻上給主,那我們自己內心的祭壇是否也願意獻上燔祭呢?或許我還是沒有勇氣全然的獻上,所以我祈求上帝能給我更多的力量、勇氣和毅力來更多的愛祂且獻上我的全部,讓神進入我這個聖殿,使我成為上帝同在可被看見的記號,進而影響身邊的人一同認識主!

參加北中門心得分享之2     王筱雯

1.屬靈同伴:在第一天晚堂敬拜,講員說到「旅伴」(屬靈同伴),我心裡很有感觸,讓我想起之前姊姊和我說的「基督裡的夥伴」。人實在是脆弱的,我們不夠堅強獨自從「世界的國度」進入「神的國度」,這段路也就是「天路」,如同以斯拉記裡的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他們的家,他們是成群結隊的一同走這段路。我想團契生活也是如此,我之前有好一段時間沒參與團契了,就因為自己沒辦法早起的惰性,使我損失了和團契夥伴們一同敬拜、一同成長的機會。之前我自己有嘗試要自己晨更,卻只實行了一週就停止了,感覺沒有足夠的毅力來作晨更,回頭想了想,我發現如果不是一個人的話,或許彼此可以互相支持,且一起提升彼此靈命的成長,耶穌說:「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9~20)所以團體的基督徒生活是重要的,這是神應許的。

2.服事(事奉):在北中門選課時,我選了「事奉」的主題。我除了之前去短宣的服事,就很少參與其他服事了,回想起之前的短宣,在那過程中,我是否內心有想著「這是為上帝而做的」?短宣的那幾天,每到晚上就覺得有點疲累,每次都是晚上敬拜時,才想起我來短宣是為上帝而做的,而不是為了「做事」而參加短宣。講師說到馬大的故事,有時候我們必須安靜在主面前,知道自己是被神所愛而為祂事奉,要知道自己是朝什麼方向而忙碌,而不是為了「做好一件事」而忙碌,且忽略了服事的本意。然後,不是透過事奉神才是與主同在,別忘了自己不管如何都是神的兒女,我們是因著神愛我們,所以才願意服事主的。

3.讀經:在另一堂課時,一進去講堂,看到滿地都是小紙條,上面寫了些我沒看過的英文單字(有些看起來不是英文),後來講師說了那些是還未被翻譯聖經的語言,我很震撼,我們台灣很多人家裡大概有好幾本聖經,卻總是讓它在書櫃上生灰塵,然而全球最暢銷的書卻有千種語言還未翻譯,那些地方的人都還沒有機會讀到神的話語,而我們這些隨手可得聖經的人,卻沒有珍惜這些聖經資源,所以我決定要好好開始讀經,珍惜神的話語。上完課後,講師讓我們每個人拿一張地上的小紙條回去,她希望如果未來我們受神呼召,也能像她一樣到各地翻譯聖經。

 

以「靈聽」的方法建立穩定靈修
上主日第二堂曾繼雄傳道介紹「靈聽」(「聆聽」的諧音),以耳朵這個感官來領受上帝的話語,有幾點優勢:1.聽覺需要專注,2.當人需要安靜時會訴諸聽覺,3.可以在紛亂中保持心靈寧靜,4.無法趕進度,只能保持平靜安穩,就可以操練與神同行。
以下是幾個可以免費「聽」聖經的APP,有的含有現成的讀經進度計畫可以參考,歡迎兄姊善用。

  • YouVersion     l  信望愛聖經工具    l  微讀聖經
  • 其他請自行搜尋並試用

 

聖菜聖飯                                      許益源
「聖菜聖飯」這個說法不是我的發明,乃是引自校園書房出版社所出版《基督是餐桌之主》一書所作的介紹文字。我覺得該詞既有諧音的趣味,也忠實傳達出聖經對飲食的看法,所以直接拿來當作上週的講道題目。
飲食雖然是很平凡、普通的一件事,是每個人、每一天都在進行的日常活動,但是不容我們輕視它,一方面是因為人生少不得吃喝(少了會痛苦,沒了會死),所以是大事;另一方面,從基督徒的信仰來看,因為飲食與上帝大有關聯,所以它也是「聖事」。

固然飲食不是聖經的主題,但是聖經中談到飲食的經文卻不勝枚舉,「飲食、食物、吃、喝、筵席」的動詞和名詞,遍滿創世記直到啟示錄各處。藉著聖經的啟示,我們了解食物的來歷、目的和用途,看見上帝選民分別為聖的信仰特質是經由飲食方式來學習,也發現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既吃也喝(從降生起直到復活後都是),未因神性本質而拒食人間煙火(以致被敵人曲解祂是「貪食好酒」之徒);祂經常接受邀宴,甚至首次施行的神蹟竟是在一場婚宴中彰顯(變水為「酒」),且在祂的教導中,多次以食物、飲食的比喻來講解天國的真理(包括最為神聖的主餐之設立)。凡此種種跡象,讓我們不得不審慎重新看待飲食所具有的神聖性。

誠如《基督是餐桌之主》書中所說:「餐桌就像感恩祭或聖餐的祭台,餐餐都是記念主的聖菜聖飯。」我們應該存著敬畏的心,餐餐感謝神的賜予,並且放慢速度,充分運用上帝賦予我們的五感,專心享受食物的美好與祝福,並且在吃喝的過程中,或思想神奇妙偉大的創造,或與共餐的家人朋友愉悅談話,也藉著分享食物,實踐愛人如己的聖訓。

食物的位階                                           許益源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這一句話出自耶穌引用申命記(8:3)的經文,以抵拒魔鬼的試探。耶穌看準人活著的根本是在於倚靠上帝,食物當然重要,但優先次序不能顛倒,否則起步錯,後面跟著步步錯。只有食物,只能夠活一生,既有食物更有上帝,可以活永生。只靠食物,人類可能淪為「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甚或成為為食物所代表的物質主義所奴役的人。如果沒有上帝的創造,食物不會自動存在,當上帝「說」要有食物,才有了食物(參創世記),所以人真正的倚靠對象應該是上帝才對。

不過,這節經文並未否定食物之於生命存活的重要性,經文只說不是「單」靠食物,意味我們受造為有身體的人,還是需要食物來維持身體的運作。前題是,只要我們把對上帝的倚靠和對食物的需要,擺對了正確的順序,我們就可以放心的享用各種食物的美好,和上帝透過食物所要給予我們的福分。同時我們也可以經由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吸引力(其實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本能),提醒自己不應該忽略心靈所需的食物----上帝的話語,才不失作為一個按神形象受造的人的尊貴與獨特。

 

2018年教會向神感恩事項彙整                   鍾慧秀老師整理

  • 建堂工程大致按照預訂的進度順利進行,年底前已完成一樓頂的灌漿(目前已完成二樓頂的灌漿)。建堂基金方面,眾弟兄姊妹不但甘心樂意奉獻,更沒有人因為承受建堂的獻金壓力而離開教會。感謝主!
  • 蔡茂雄執事、吳冠毅弟兄、谷靜鳳姊妹經過禱告、考慮之後,樂意接受提名,承接長老、執事之職任;此外谷靜鳳姊妹亦願承接兒童主日學校長、劉千禎姊妹願意一年後承接姊妹會長等職,感謝主!使教會得以傳承永續。
  • 較年輕的兄姊已經陸續投入音控、領會、帶領查經和其他服事。
  • 在建堂期間遷租現址已近四年,與鄰居互動良好,並沒有因聚會聲響而有鄰居抗議情事,在現在這麼重視生活環境的社會中,實屬難能可貴。
  • 兄姊與才藝班學員在車輛來往疾駛的溪口街上出入皆能平安!
  • 禱告會所代禱的事項,均蒙上帝按祂聖善的旨意得以成全。
  • 才藝班社區事工因著同工(兒主老師及可愛、社會人小組等)投入而人數增加,學員因此對教會越來越不陌生。
  • 「兒童歡樂派」皆按原訂計畫在10~12月舉行三次,來自社區的兒童人數有增長,使我們有信心於2019年續辦。
  • 主日聚會雖曾於六月受到兩次騷擾,玻璃門被擊破,但感謝主保守,有驚無險、平安渡過。
  • 上帝賞賜幾對夫婦新生兒女,增加教會產業。

 

有關奉獻的提醒 (陳榮宏長老於11/4信息中引用)
奉獻三個不是: (引用唐牧師的提醒)
1. Not come to support 以為我們沒支持,這事就辦不成了。
2. Not come to help 好像上帝需要我們幫忙?
3. Not come to contribute 當瞭解我們只是錢財的管家。

奉獻的正確態度〜要有七個心(引用許牧師的提醒)
1.愛神的心,2.感謝的心,3.甘心樂意的心,4.謙卑的心,5.正直的心,6.順服的心,7.誠實的心。


支持婚姻公投的六大理由   關啟文(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

一,這幾乎是你唯一的機會去突破封鎖,表達你的價值觀。
現時的台灣政府和官方組織(如某些教育委員會)大多被親同的力量把持,再加上任意解釋憲法的大法官,我們根本無能為力。而且無論在大眾傳媒或網頁上,或在大學與不同專業中,支持家庭價值的聲音也多被滅聲,被標籤為「歧視」,甚或被恥笑和打壓(如「洗版」)。現在你不用滔滔雄辯、舌戰群雄,只要平實地投下一票,就能表達你的價值觀,並透過公投這「擴音器」讓社會聽到你的聲音。這實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二,現在的形勢凶險,急不容緩,必須即時的回應。
台灣的社會被親同傳媒操縱,新一代被宣揚激進同運和性解放的「教育」洗腦。現在還有不少市民和家長心底裡不認同這些激進思想,但很多人已不敢發聲,只餘下些少反對的空間。一旦同性婚姻制度化,整體的公共制度和文化只會更絕對地向同運和性解放傾斜,恐怕那些餘下的反對空間也會消失。若公投能凝聚強大的異議聲音,或許能在這關鍵的一刻重新壯大支持家庭價值的運動,阻止台灣在未來出現最壞的發展。縱使未來政府願意進行一些改革(如廢除激進的性平教育),也會面對極大阻力,強大的民意則能賦予其合法性和力量。不然積習難返,台灣社會只會繼續沉淪。

三,這是行使公民自決的民主權利,和家長的人權,無可指責。
有些人把這公投多方抹黑,然而台灣社會以民主和人權的價值自豪,而公投正是表達民主自決的終極方式。再者,《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強調的一個人權,就是要「尊重父母…確保子女接受符合其本人信仰之宗教及道德教育之自由。」(第18條)然而現時台灣推行的「同志教育」和「性教育」,往往與很多子女的父母的宗教及道德信念南轅北轍,所以家長的教育權一點也不見得被「尊重」!因此,這次公投讓市民有機會行使公民自決的民主權利和家長的人權,實在是無可指責。

四,你那一票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其他人可替代。
每人只可投一票,沒有人可代替你投票。你若不站出來投票,那這一票的力量就會永遠流失了!

五,現在是對決的情況,若不積極承擔自己責任,袖手旁觀,就等同向對手投降,並縱容一些極端勢力肆虐。
台灣的同志團體也同樣發起支持同運的公投,這也是他們的權利,他們也必然會全民總動員。所以現在是兩種價值觀對決的情況,最後的結果和影響將會視乎兩種公民力量的較勁,若支持家庭價值的市民不盡自己的責任,那雙方力量此消彼長,恐怕後果也與棄械投降甚或支持對方沒有分別!

六,激進的同運已大舉侵入亞洲,若能在台灣公投反映亞洲人維護家庭價值的決心,將會是對其他面對同運衝擊的人民很大的鼓舞。
(完整版請見Line「公佈欄」群組,不便之處請見諒。)
唇亡齒寒,台灣的發展也與其他亞洲地方息息相關,特別是與台灣背景相似的城市(如香港)。台灣的持續淪陷將會是對其他城市的打擊,使更多人麻木或絕望。相反,台灣的人民力量的甦醒(無論公投的最終結果如何),也會大大鼓舞那些在其他地方努力守望社會的人。所以你的一票,不單影響著台灣社會,也可能影響整個亞洲,意義重大。
以上六大理由對所有人都適用,而對宗教信徒而言,這公投更是他們見證他們所相信的主宰和真理的寶貴機會。最後要強調,我們對事不對人,寬容而不縱容,並非敵視與我們不同意見之人,但為了守護下一代的幸福,糾正台灣社會現時的種種流弊,我們只能溫柔而堅定地支持這次公民投票。
2018年10月3日(本文作者不設版權,可自由轉載)

 

張慈錦執事的「道謝」文

謝謝景美禮拜堂許牧師及師母,在我生病期間以來,每週都來醫院探望我、關心我、為我禱告;謝謝禮拜堂詩班班員們在我身體最最虛弱、沒有元氣之時,帶來如天籟般安慰鼓勵的詩歌,讓我暫時忘了身體的痛楚(還專程錄製,帶來病房讓我聆賞);謝謝兌寧帶著婕羽代表兒主的祝福,在剛結束禮拜堂短宣,熱情的來到病房,蹦蹦跳跳唱著詩歌只為讓我開心,她真的長大了,感謝神!她已慢慢被訓練成輔導的同工;謝謝葉老師常常到醫院病床前,為家人帶來點心,聽我訴說心中對上帝的感恩、心裡的感受,我雖然沒有聲音,仍與她清唱著「除祢以外」這首喜愛的詩歌。

謝謝鈴雅因感冒還堅持來看我,自己屈就在病房一個角落裡,因她恐怕將感冒傳染給我;謝謝鍾老師直說不能來探望,卻是不定時寄來字字句句充滿上帝能力話語及關懷讚美的卡片,還有加上陳長老代禱勉勵關心;謝謝長執同工們代禱探望;謝謝悦讀會代禱探望;謝謝姊妹會們一直默默關心代禱;謝謝兒主老師及小朋友們鼓勵小卡;謝謝可愛團契;謝謝社青團契;謝謝亨亨自己心裏雖然也遭遇在患難中,卻常稍來問候與關心。

謝謝生病期間怕我掛心增谷,為我照顧增谷的榮彬、雅玲、素珠、鈴雅、鍾老師等,謝謝全教會弟兄姊妹們……,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太多,無法一一敘名,謝謝你們不斷地為我在上帝面前祈求病得醫治禱告,這些我全部全部都收到了,我真的好喜愛好喜愛與你們一起同工、一起服事、一起歡笑,縱然有時參雜著些許淚水,但更多的卻是服事的喜樂。

謝謝文山教會駱坤和牧師及林淑美師母,在從爸媽口中得知我生病後,以及有部分知道我病情的弟兄姊妹們,常從爸媽轉達你們不斷為我禱告的訊息,謝謝你們為教會社區活動及事工,甘心樂意擺上;

謝謝施義忠牧師(我的主證婚牧師)及師母來醫院探望禱告,他讓我學習,當我們遇到某些疑問時,可以跟上帝發脾氣和抱怨,但我們仍然要對上帝有信心,祂做的每件事都有祂的計畫,上帝絕對負責到底的,因為我們是祂家裏的人;謝謝巫士椀牧師及師母為我代禱;謝謝信友堂謝榮生牧師及會友們,與我們禮拜堂幫忙協助,

謝謝特為新驊伴郎匆匆買機票回臺的好兄弟承勳、從大陸回來一起長大的信孜(還有捨老爸生日提前回國的文娟),當然最重要的是上帝,是祂及大家成全了小兒新驊的婚禮;謝謝和信醫院院牧盧俊義牧師,每週一下午來病床前為我禱告;謝謝我的乾爸萬賀得知我生病,即來院探望,我們話起那段在文山教會一起服事的點滴,談起上帝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的患難、不同的計畫,只要我們持續信靠祂,祂必定與我們同在,絕對不會撇下我們。謝謝新驊美國教會恩友堂弟兄姊妹及在美同學朋友們,為我不間斷懇求醫治;謝謝大陸親人常來電關心、大陸教會代禱.....等,你們的鼓勵關心代禱,我也全部都收到了。

謝謝你們!

 

我開心小朋友也很開心(雙冬短宣心得) 陳以謙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教會的短宣,我很開心能和短宣隊員們一起去雙冬服事。我發現,在營會期間小朋友看到我們都很高興,雖然我沒有參加上一次的短宣,但是我可以感覺到去年的營會結束後,小朋友們一定都很期待我們再回來! 在營會第一天上場演戲前,我一度很擔心會不會演得不好,因為我擔任的是耶穌這個角色。沒想到,沒有演不好這回事,反而是讓小朋友們看戲看得開心大笑!我還記得有一個我們隊上的小朋友不小心跌倒,當我揹著他的時候,竟然聽到他小聲地對我說「謝謝」!實在讓我感到非常開心。我由衷希望下一次還有機會可以參加短宣的服事!

 

感謝主二三事(雙冬短宣心得) 蔡佳融

參加這一次的短宣,我體會到上帝真的有看顧我們,因為我們所搭乘的接駁車是一輛很容易熄火的老車,結果在高速公路上竟然非常順利,真是感謝主!另外,在排戲、演戲和教導小朋友跳舞時,我自己也學到很多東西,更操練我克服心理障礙,不再害怕上臺了,真是開心! 在這次短宣營會的三天服事當中,我結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在我們準備要離開時,還真的有一點捨不得!希望下一次我仍然有機會可以再參加。

 

新發現---雙冬短宣心得分享 陳以琳

從國中到現在,我陸陸續續參加過許多次的短宣,在每一次的短宣中,我都盡可能地想帶給那些孩子們快樂的回憶,希望他們能玩得 很開心,同時,自己也十分地沉浸在服事的喜悅與滿足之中,然而, 隨著參與次數的增加,我不禁開始思考到底我們所做的這些服事,能 對這些孩子們有多少的影響及改變?在這短短的幾天之中,除了美好 回憶之外,我們到底還能帶給他們什麼?總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就好 像沙灘上的腳印一樣,在這群孩子們的心中留下了一些痕跡,之後又 被時間的浪潮迅速地沖得一乾二淨,令人感到既無助又無力。 不過,事實似乎不是這個樣子。在這次的短宣中,我發現其實我 們所講的每一句話、為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他們其實都清楚地、默 默地記在心裡,他們記得我上次帶小隊時的隊名和那非常爛的隊呼, 他們也記得哪一個小隊輔帶過他們,記得曾經有人愛過他們,甚至願 意將這一份愛傳承下來、傳遞出去,在長大以後回來這裡,用實際的 行動將這一份愛毫無保留的付出。 此外,在這次的短宣中,我發現這些孩子們其實很渴望愛,希望 有人能陪伴在他們身邊,也渴望他人的掌聲及讚美,然而,人的能力 卻是十分有限,我們不可能一直陪在他們身邊,但我們所無法做到的, 神卻有能力幫我們完成,祂的愛是不受時間、空間阻隔,沒有甚麼能 使神的愛被隔絕。希望那些孩子們能明白這份真理,能知道有一位神 總是時時刻刻看顧著他們,祂會陪在他們的身邊,做他們永遠的好朋 友。

 

第一次參與短宣的收穫 黃予安

經過了這一次的短宣活動,我認識了許多小朋友,也和他們分享 了神的愛和很多事物,而我們也透過了遊戲、唱歌、演戲,讓他們了解神的能力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我這次會參加短宣的原因,也從一開始的好奇和來看看,變成了把神的愛傳揚給各地。雖然活動只有短短幾天,不過也讓我成長了不 少,如果下次還有機會,也可以更努力的去完成神給我們的任務。

 

十字架的提醒   許益源
無論是在以弗所書或歌羅西書,當保羅教導基督徒在各種人倫關係中該當如何彼此對待時,很明顯的都是基於一個前題或建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基督是主!不論我們是什麼身份,基督都是我們的主,祂永遠居首位,掌握這個原則,我們就會曉得彼此該怎樣對待(有空請詳讀弗五21~六9,西三18~四1,就會瞭解)。

舉其中有關丈夫與妻子的教導,丈夫要如同基督愛教會一般的愛他的妻子,而妻子要如同順服主一般的順服丈夫,關鍵全都環繞在基督身上!所以,丈夫或妻子,若是倚靠自己的力量,那是做不到以上的教導,除非兩位都願意被基督捨己的愛所激勵,甘心學習主在十字架上的榜樣。所以,我就從主耶穌為承擔我們的罪,從道成肉身開始,直到被掛在十字架上受死,藉著十字架的刑罰特有的姿勢,引申出四個要點,應用在婚姻生活:

1.我是罪人:思想十字架,提醒自己「我是一個罪人」,本來應該是我要釘十字架,但耶穌為我的罪而死。我既是罪人,就不完美,自己不完美,就不要苛求配偶完美。遇有爭端,別儘想都是對方的錯,很有可能錯的是自己。

2.我要擁抱:釘在十字架,就像一個隨時準備擁抱的姿勢。彼此要隨時準備擁抱、表達愛的語言(五種)、想和好、想靠近、渴望親密。正如蔣雅淇姊妹(前電視主播)在TED_TAIPEI,以親身經歷所做的演講,大力鼓吹我們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都要及時

3.我不防衛:在疑似被指責、攻擊時,人的本能反應是自我防衛,可能表現為謊言掩飾、惱羞成怒、反手攻擊。但是,掛在十字架,是卸下防衛的姿勢,是放手不再堅持己見的姿勢。告訴我自己:為了愛,為了順服基督,我願意放下手中的石頭,讓兩手空空,不再逃避,願意正視問題(有時是「感覺」的問題)。

4.我全奉獻:正如基督任由凶惡之徒將祂掛上十字架,我們的主並未召喚天軍解救,也不詛咒殘害者(反而祈求天父赦免),祂把自己捨了,全然的為罪人獻上。十字架上的姿勢,不斷提醒我們,把自己獻上交給對方。借用電影《追風箏的孩子》僕人哈山的話,即使自己吃悶虧,他仍然忠誠憨厚的說:「我什麼都願意為你做」!這也正是丈夫和妻子彼此要常常存記的心態與實行出來的承諾。

十字架,是很簡單易記的形狀記號,願聖靈常常提醒我們,在主愛中有力量實踐出來。

 

門徒營會 Ÿ 用心體會    蔡承恩
高一寒假因為牧師娘的鼓勵,我參加了北區門徒營,開啟了我與門徒營的接觸,也因此我對於信仰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經過了半年,我接著又參加了全國門徒營,或許因為年紀的增長,我的想法、成熟度也更加深,這次參加了全國門徒營我的體驗更深刻了,雖然遇到了颱風來攪局,有半天的時間我們只能待在宿舍,但是全部的人迫切為颱風來禱告,盼望上帝眷顧台灣這塊土地,因為氣象報導都說這是30年來最大的颱風,但經過我們懇切的禱告,隔天一早起床我還懷疑颱風真得有來嗎?我們所有的人都真真實實的體會到禱告的力量與神的同在。

在五天的營會裡,發生了很多讓我感動的事情,我們上千人一起敬拜神,輔導哥哥、姐姐為我們每一個人禱告,我們將自己的擔憂、難處跟他們分享,他們為我禱告,並且告訴我一切禱告神都聽見了,祂會帶領我也會眷顧我,因為我是承受恩典來到這個世上的孩子,我好感動。詩歌也是我另一項體會,雖然從小我學習小提琴,但我一直認為我沒有歌唱的恩賜,聚會中我對詩歌沒有太多的感受,但在營會裡因為一股無以名之的火一直在我心中燃燒著,我每每會開口大聲地唱著詩歌,我體會到歌詞的涵義,我感受到詩歌安慰我的力量。

營會裡另一個很令人感動的時刻就是小組分享,這種感覺超棒的,大家可以很自然去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是沒有對錯、沒有顧忌的和組員分享,大家會包容你所說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聽聽別人的想法跟觀點,彼此交流,學習別人的長處,對於自己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在見證分享時刻我更是驚訝,大家非常熱烈的上台做見證,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沒想到大家會這麼想上台來分享自己真實遇到主的見證,更難得的是他們有勇氣上台面對上千人來說話,這對我來說都是一項很好的學習機會。

門徒營最重要的一項體驗是體會耶穌揹十字架的心情,心想祂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為了我們的罪來到世界上,但特別的是祂並沒有罪,這是很不合邏輯的,我試想兩千年前的那個場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向祂的父神禱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所以,這個痛不是我可以想像的,現在我所能體會的只是肩上很沉重的十字架,但當年的耶穌身心都受到極大的痛苦,我無法感同身受,我只能用心去體會而已。

在營會裡我第一次為別人禱告,因為我們同組一位成員分享了他的一位好朋友被家人逼迫去參加一個營會,時間長達一個月,手機全部都要統一保管,忽然我們組員收到一則 line,只有三個字「好痛苦」,我們組員問他「你還好嗎?」就再也沒有回應,因為手機又被沒收了,聽完我全身起雞皮疙瘩,回到宿舍後我就迫切的為這位同學禱告,我知道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不一定都能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但我希望他一切平安。

 

阿嬤的兩個原則       陳麗智

感謝神讓我們又經歷一次上帝的恩典及奇妙大能!先是借來的接駁車常會熄火,卻未在高速公路上熄火。再來是抵雙冬傍晚下起豪大雨,我們卻因留宿學校而未受影響,而之後三天營會都是好天氣。留宿學校要常被怪蟲驚嚇,還有被蛙叫聲吵得無法入眠,但藉禱告,不單克服且能一夜好眠。在十多位隊輔志工僅有一間衛浴之下,上帝感動一位姐妹聽說我們要去,她就將整修的房子提前完工,讓我們可以使用,還承諾未來可以借用。

營會中聽見一位可愛的兒童對老師說:「老師!我阿嬤有兩個原則!」老師困惑着追問,他得意的回答道:「就是我阿嬤說她有兩個原則,第一個就是要免費的,第二個就是要在學校辦的活動,那就可以參加!我每一年都有參加,裡面的活動我都很喜歡。」

感謝神!這一次再回南投雙冬舉辦「OLE3體驗營」,仍然是上帝開路和預備恩典,也正是「兩個原則」成就的背後原因。首先,神親自感動兄姊為短宣奉獻,使這個營會的報名兒童(甚至隊輔、助理及志工)可以完全免費。再者,掌管人心的上帝,使雙冬國小的歷任校長一直歡迎基督教團體進校舉辦活動,所以我們才能夠在校內舉行營會(此次甚至連隊員也住宿在校內)。但願一切的頌讚與感恩,都歸與行奇事、施恩典的父神!

 

敬拜設計的參考範本(5)補述                          許益源
前幾週我們藉著週報一角,分享了從以賽亞書第六章整理出來的副產品:關於敬拜的一個典範,(上主日)並製作了一份簡單的表格供大家參考。底下還有幾點補充說明:
1.該表格可以作為敬拜流程的一個參考架構,從自己平常建立的詩歌資料庫中,挑選出適合的、有感動的詩歌放進去。建議可以多選,再經過篩選(刪除法),以便找出(留下)最恰當的詩歌組合。
2.篩選原則:考慮歌與歌的銜接是否在思路上合理?有沒有一致的主題或連貫性?人稱(祂、祢)是否順暢還是跳動?連著唱的詩歌其調子是否一樣(可使用轉調,但也是要合乎樂理、配搭的司琴同工能力可及…),此外還要考慮詩歌的速度順理成章(從快到慢或反過來)、各詩歌的風格能否合在一起?詩歌本身的難易度(選太難唱的詩歌是自找麻煩)、會眾的熟悉度如何(考慮會眾是必要的,因為我們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敬拜)?考慮過以上因素後,應該就接近可定稿的地步。
3.雖然有至少四項流程,但不一定每一次選歌都得涵蓋所有的項目,譬如說,不是每一次都得安排直接唱一首認罪方面的詩歌。有時候,雖然明明是一首單純敬拜神的詩歌,卻也可以在聖靈的感動下,發出叫人知罪、認罪的作用。
4.整個預備過程當然都要祈求聖靈的引領,若是我們領受了某一個關於神的主題(例如愛、恩典、救贖…),根據此一主題、按照流程去尋找適合的詩歌,我覺得這是一個相當順暢、簡易的做法。

 

敬拜與敬拜設計     許益源

敬拜是什麼?簡言之就是受造為有靈性的人,因著對神的認識與經驗而發出的回應。這個回應就是敬拜,可以表現為肢體動作上的俯伏跪拜、踴躍舞蹈、拍掌舉手、獻祭焚香(舊約時代),或心思上的謙卑順服、聆聽等候,情感上的愛慕、畏懼,又或言詞上的讚歎稱揚等。若把言詞配上音樂,就成為聖歌,若僅作單純的音樂,就為聖樂。更廣義的來說,有的人以繪畫、雕塑、詩或其他方式表達,只要目的是為了敬拜神、榮耀神,也都可以算在敬拜的行動行列之中。
敬拜神的表達方式如此豐富多元,卻不一定全部適合在群體敬拜中使用。比如說,我們不太可能通通聚在一起,以繪畫的方式來敬拜神,一方面是並非每個人都擅長,另一方面是場地空間及設備不易配合。所以,我們一定會發現現在大多數的教會都以頗為類似的方式與流程進行群體的敬拜,粗略的說,不外乎共同唱詩、禱告、讀經、獻詩、聆聽聖經信息、奉獻金錢等,就是比較容易集體來做的方式(尤其是唱詩這個方式)。把這些方式分別安排在適當的位置和分配適當的時間,就串連成敬拜的流程。
既然如此,每一次帶領群體的敬拜就得經過事先的設計,包括選哪些詩歌來唱?次序如何編排?讀哪一段經文?禱告的方向和重點?主題經文與信息為何?如何回應?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讓每一次的敬拜內容都一成不變(神是何等豐富偉大…),也不應該隨自己高興、毫無章法,因為神本身是講求設計的神,也喜悅我們在集體聚會中「按著次序行」。 感謝神在聖經中留給我們一些敬拜的模式,可供我們做為設計敬拜流程時的參考,下一次接著介紹。

敬拜設計的參考範本

若是我們接受「敬拜是人與神相遇和繼之而來的適當反應」的說法,那 麼聖經中記載先知以賽亞與上帝相遇,和後續神人之間互動的歷程,實堪 為敬拜的典範。研究其進程,就可以歸納出頗為完整的發展進路,當我們 要設計帶領一場群體敬拜時,作為一個可以試圖仿製、再造的參考模型。 這一段經文記在以賽亞書第六章,可以整理出六段進程:

一、見主榮耀掌權(六 1): 敬拜往往始於「看見」神! 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我們大多時候是透過聖靈藉著聖經和光照我們的 「心眼」而「看見」神!在世上王駕崩的時候,看見神仍然坐寶座掌權, 祂才是永恆君王,配得我們敬拜(和信靠)。 所以敬拜聚會的設計,首要是藉著禱告和詩歌,帶領參與敬拜的會眾「看 見」神,意識到我們是來到神的面前,把我們的焦點從世事及各人的困難 中,轉移放在神的身上。如果我們以禱告開始,禱告的內容就可以此為重 點,如果是使用詩歌,那麼宣召性質的詩歌(邀請、呼召人前來朝覲神)、 幫助人在神面前敬虔肅穆、安靜等候的詩歌等,就很適合。

二、全人敬拜讚美(六 2~4): 以賽亞接著看見眾天使(撒拉弗),在聖潔榮光的上帝面前只能儘量遮 掩自己,並彼此用口、用力頌讚上帝! 在此我們要學習天使對神的敬拜,就是稱頌神的本性與作為(聖潔、與 受造有別、榮耀、神的名字...),凡是詩歌歌詞主要在描繪、述說神的本 性、屬性與作為(至高、獨一、無限、智慧、隱密、自有永有、慈愛、公 義、尊貴,創造、護理、賜福、救贖、審判等),就是帶領者可以選擇的 詩歌(也是禱告的重點)。 這一類的詩歌通常是安排在第二首,當然也可以直接安排在第一首(既 有宣召的功能,也有敬拜讚美神的作用),而且通常不只一首,還可以找 尋主題相同或接近,或有銜接性的詩歌,組合起來頌讚神。

三、 認罪領受赦免(賽六5~7): 眼見神的榮光,不但得以更多認識神的聖潔偉大,也使以賽亞認識了自己的本相原是罪惡不潔,正處於命在旦夕的災禍之中,除非領受神所預備的赦免(紅炭,象徵後來的基督赦罪寶血),危機就解除了。 是的,有罪的人豈能親近聖潔無瑕的神呢?「主…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但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詩130:3~4)如今基督徒都知道,這赦免之恩就是耶穌為罪人捨命,使我們因信稱義,可以坦然無懼親近神、敬拜神。因此,在群體敬拜流程中間,帶領者可以設計藉著禱告或詩歌,讓參與敬拜者安靜默想、省察認罪並憑信領受神的赦罪之恩。適合用於本階段的詩歌,當然就是那些與罪人本相、悔改認罪、基督十架、犧牲捨命、無條件的愛、救贖恩典等相關的詩歌了。基督耶穌,不但是聖經啟示的核心,也是敬拜的核心,講到赦免,就必定高舉基督,這就是以基督為中心的敬拜。

四、 聆聽主的聲音(賽六8): 以賽亞的罪惡已被除掉和赦免,之後便能以一顆被潔淨了的心,恭敬聆聽主的聲音。若非如此,我們的心靈尚未安頓,憂慮重擔仍壓心頭,也許老我罪惡依舊纏累,這樣哪能聽得進去上帝的聖言?因此以賽亞經歷的這個進程是適當的,也是必要的。 在一場算是完整的敬拜(禮拜)中,本階段對應的就是講道的時間了,所以,講道者應該本於聖經--神已經啟示的話語--來解明神的道並傳講其中信息,聽道者就應存謙卑、渴慕的心態領受(當然也要盡上明辨的責任,參林前14:29,這必須在平常操練認真讀經、正確解經的功夫)。 按我們教會目前的敬拜型態來說,帶領者可以在唱詩敬拜的最後面,選唱一首與上帝話語、專心聆聽、謙卑領受等類的詩歌,引領敬拜參與者進到下一個階段(即聽道)。(待續)

附帶說明:以賽亞書六章的經歷呈現出的敬拜進程,可以應用到全場敬拜,或單單應用在前半場以唱詩禱告為主的敬拜。目前先以全場敬拜來應用。

五、回應主的呼召(賽六 8b): 以賽亞所聽見的主的聲音,首先是一個邀請,也是一項挑戰或呼召:「我 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接著我們就聽到先知正面回應主的呼 召:「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請注意,上帝還沒說「去」做什麼,也沒 有指名以賽亞,以賽亞就自告奮勇說他願意,好像是說:「我就在這裡啊? 祢若不差遣我,那要差遣誰呢?上帝啊!就是我,就是我,我願意被祢差 遣,無論要我做什麼!」(以賽亞能夠毫不遲疑的回應神,應該是跟前面 的敬拜進程有關,當他預備好了,回應主的呼召便好像水到渠成般的自然。) 因此我們發現,敬拜神不僅是向神獻上讚美、知罪認罪領受赦免、聆聽 神的話語,然後便結束,敬拜神到最後還會帶出某種效果,就是敬拜者會 回應、要回應所聽到的信息,這樣才算是完整的敬拜。新約的雅各書不就 提醒我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麼?這才是真實信心的記號。至於要 如何回應所聽的道,這就視當時所傳的道與信息是什麼而定了,有時是要 改變舊習,有可能是決志投入事奉,或其他種種。 所以來到此階段,敬拜帶領者宜選取適合的詩歌,作為聆聽信息的回應。 要這麼做,當然前題是帶領者事先已經知道講員所選的經文與信息要旨, 但是目前仍有難度(與講員有關)。還好有另外一種做法,就是敬拜帶領 者在前半場詩歌敬拜的後段,順著當次敬拜的主題,挑選一首恰當的詩歌 做為回應,有時候,聖靈會很奇妙的引領,使帶領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 選出與主日信息貼切搭配的詩歌。

六、奉差遣與行動(賽六 9): 當以賽亞明確回應神,神就發出明確的差遣:「你去......!」我們看接 下去的經文內容便知,以賽亞所蒙的召原來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 將奉派去向一群不想聽正道、心態驕傲背逆的百姓傳神的道,信息內容包 含不中聽的責備和審判,服事的結果將是看不到什麼果效的,然而以賽亞 還是順服的承接起來,向神忠心事奉到底。 回到我們今天的敬拜流程中,我們既然已經決志回應了主,主就差遣我 們出去。敬拜是美好的,但我們並非聚在一起無止盡的敬拜下去,而是要 暫時結束,轉換形式,出去到現實中敬拜神、在生活中尊榮神。因此一場 群體敬拜結束於神的賜福:主的僕人代表主人(上帝)宣佈神的差遣、賜 福與同在的應許,讓神的百姓們信心滿滿、帶著喜樂和盼望進入世界,然 後期待下一次的聚集敬拜。

以賽亞書第六章這一段經文,原來的目的當然不是針對敬拜流程設計而寫,但是我們發現它可以有這個應用,作為設計敬拜流程的參考範本之一。

以全場敬拜的前半場(詩歌敬拜)來應用,我把它整理如下:

進程

作用

氣氛

形式

數量

對應賽六

宣召

  • 宣佈敬拜的開始
  • 提醒會眾來到神的面前
  • 預備自己的心
  • 意識到神的臨在(生發適切的敬畏情懷)

安靜

熱烈

採用以下其中一種:

  • 宣召性質的經文(可以口語化)
  • 宣召性質的詩歌
  • 專注在三一神的本性與作為的詩歌

一首

見主榮耀掌權(v.1)

敬拜
讚美

對神唱出愛戴、感謝、讚美...

仰慕
喜樂
虔誠

專注在三一神的本性與作為的詩歌

一~二首

全人敬拜讚美(v.2~4

認罪
等候

  • 祈求聖靈光照指示
  • 認罪:為己/為他人
  • 聆聽主的聲音

安靜
懇切

認罪悔改、赦罪恩典的詩歌
或:安靜等候、渴慕神、愛慕主的詩歌

一首

認罪領受赦免(v.5~7

聆聽主的聲音(v.8)

回應

正面回應神所給我們的挑戰與賦予的使命

誠懇

決志交託信靠神、順服神(生命更新改變)、事奉神的詩歌…

一首

回應主的呼召(v.8b)

奉差遣與行動(v.9)

(全文完畢)

 

要注意「詩歌是有類別的」     許益源
文體有類型,音樂、詩歌亦然。
您看,編輯嚴謹的歌本,一定附有豐富完整的詩歌相關資料,其中必然包含分類。舉我們教會仍在使用中的歌本,如《台語聖詩》(資料整理得最完整),其目錄分類至少包括:三位一體(及聖父、聖子、聖神)、教會生活(及禮儀)、基督徒生活、合時(節期)、頌榮與應答等;《讚美》則分有敬拜讚美、耶穌基督、救恩呼召、永生盼望、聖靈復興、信徒生活(又分數類)、宣道等;有興趣者請自行進一步查閱。
不過歌本目錄中現成的類別也只是方便我們參考,主要還是得由自己細心去認識該首詩歌歌詞的內容,再作出更細膩、準確的分類。這種功夫,在遇到沒有分類的歌本時,更是需要派上用場。我們若願意花更多時間,除了自行分類,更可建立一份自己的分類表,甚至是完整的詩歌檔案資料庫,方便日後搜尋和設計敬拜流程之用。如果自認做得還不錯,也可以分享給其他同工參考使用。
以我們現行所帶領的敬拜讚美來說,我們起碼要能分辨出以下幾類:宣召(呼召人、邀請人來敬拜,有時也可呼召自己)、敬拜讚美(直接稱祢或間接稱祂,述說、頌揚神的屬性和作為的詩歌,可再細分為有關聖父、聖子或聖靈)、禱告決志或其他回應(我們因著敬拜而向神表明要愛祂、服事祂、信靠祂…,或針對信徒發出勸勉、鼓勵、安慰的信息)、佈道(邀請人信耶穌、領受救恩,在一般敬拜中較少用)。1
在以上所述大的類別之下,其實還可以分出不同的主題,例如在敬拜讚美大項底下,還可以分出這些主題,如「神的愛、信實、公義、權能、獨一至高、美麗奇妙、應許、聖潔、復活、得勝」等。回應詩歌可再分「傳福音、愛神、愛人、信靠、安慰、順服、渴慕……」。
上篇已經提過:帶領群體敬拜,一定要經過預先設計,所謂的設計,意義即包括要辨別詩歌的類別,才能確認我們所挑選的詩歌被安排在敬拜流程的恰當位置(對的、合理的位置),這樣才不會導致敬拜思緒不連貫、令人感覺突兀,讓敬拜的流暢感大打折扣的遺憾。

註1:有時候,同一首詩歌可以有不只一種的分類,所以在分類上也要保有彈性

 

哪些詩歌最好不要選   許益源
帶領群體以詩歌來敬拜神,一定要經過事先的設計
因為既然是集體敬拜,即意味著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即使只有兩三個人),總要考慮敬拜的參與者是哪些成員,而願意限制自己的自由。
設計,必然涉及挑選。自己一個人敬拜,當然可以按自己領受的感動或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詩歌,但是帶領群體的敬拜,則務必為參與敬拜的人(包括自己)著想。為參與者設想,來挑選適合的詩歌,有幾項可以依循的原則,這裡先從反面來說:哪些詩歌最好不要選要慎選
一、太難唱的詩歌:除非參與敬拜的成員都是聲樂家,否則凡是詩歌的音域太高亢、過於低沉,節奏太快速、變化太複雜、曲風太古怪的詩歌,都不適合選來給一般會眾唱。因為集體詩歌敬拜重在參與,若是詩歌難唱,會眾一定很難投入,結果變成領會者自己唱,或把敬拜變成詩歌教唱了。
二、境界太高的詩歌:某些回應性的、決志性的歌詞,詞意正確,動機良好,只是境界、層次甚高,不見得適合平常敬拜使用,因為唱起來感覺很虛、不踏實。這一類富有挑戰性的詩歌也不是絕對不能選,假如自己先真心唱唱看,覺得並非難以企及的標竿,那麼挑一首做為敬拜後段的回應詩歌倒還可以。
三、歌詞錯誤的詩歌:聖詩創作的目的主要是為敬拜真神,所以必然根據神在聖經裡的啟示或再加上基督門徒信仰的體驗而作。鑑於現代聖詩創作者的程度(教義、語文方面)參差不齊,偶爾會出現一些不符或偏離聖經啟示的歌詞,或患了語文文法的錯誤,這些詩歌若非經過修正,就不宜列入選擇行列。
四、其他:自己還不太會唱的詩歌、與敬拜神不太相關的詩歌(例如明顯屬於佈道性的詩歌)、過於個人化的詩歌(留在個人敬拜、靈修時使用吧)等。
總之,我們要避免只是單單因為詩歌好聽、自己偏愛等原因,就直截作出選擇。要記得,一位敬拜帶領者,是帶領一群蒙神呼召、拯救的屬靈同伴,藉著唱詩與禱告…,一齊向神獻上祂絕對配得的尊崇、讚美和感謝,並誠心向祂作出回應,所以不能迴避謹慎挑選的挑戰。

 

最有人味的耶穌    許益源
「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來6:20
新約希伯來書多次提到主耶穌是大祭司,然而按肉身來看,耶穌所屬的支派(猶大支派)不得擔任大祭司,只有利未支派中亞倫的後裔才有資格,所以耶穌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即「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體系)成了永遠的大祭司」,透過十字架為罪人作出完美的贖罪獻祭。
現實中,耶穌傳道三年多期間,從未穿過祭司袍制服,祂的打扮就像一般人,祂與門徒近身相處,毫不故作神祕,祂講道平易近人,行神蹟也不裝模作樣,但權柄油然而生。耶穌靠近社會基層人士,甚至主動走向人所唾棄之罪人、不潔淨者,總的來說,耶穌在各個宗教大師中(其實是不能相比),最有人味,最樸實可親!
相較之下,人所扮演的大師只能藉助服裝、道具、裝璜、神祕感、話術、隨從之拱抬等,來塑造高人一等的形像,真可謂「真的不須裝扮,假的才須裝扮」!(日前收到笑話一則,內容是:很多人合起來騙一個人,叫詐騙集團,一個人騙很多人,叫大師!)
真神降世為人的耶穌卻極親民,何等稀奇啊!也何等感動我們的心!如果耶穌第一次降世不以大師樣貌顯現,我們基督徒無論何人永遠也不該以大師(或大牧師)自居才是!

 

賞鳥     許益源

日前媒體報導基隆市暖暖區水源地出現誘拍台灣藍鵲歪風,有鳥友在釣竿頂端綁上麥皮蟲,吸引台灣國鳥台灣藍鵲飛衝覓食,以取得有利的拍攝角度與頻繁的取鏡機會。

此報導一發,紛紛遭致真正愛鳥的人士痛批等同攝影作弊,也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育法! 我想基督徒應該不會做這種愚蠢的事吧!我們既知承蒙上帝創造透明的空氣,賞賜我們看見和聽聞的能力,那麼就應該善用這種能力去欣賞上帝的造物之美,並向神獻上讚美,何況我們又領受大地管家的榮耀使命,以我們與鳥類的一般關係而言,應要充分尊重和愛護鳥類的自然生態,試著去享受某種鳥類不經意出現在眼前的驚喜與感動才是。

耶穌是賞鳥者嗎?我認為是!我們聽聽從祂口中說出的比喻吧:「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太6:26)「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太13:32)

耶穌從不對飛鳥及其習性視而不見,祂讓鳥成為祂比喻真道的內容!因此我個人猜測,英國斯托德牧師為何酷愛賞鳥?因他重視以耶穌基督的門徒自居,所以也學了耶穌注意鳥類生態。 我最近曾被一種以前未曾注意過的鳥鳴聲吸引住,我循著聲音來源,確定牠正是停駐在五樓高處的一隻鳥(白鶺鴒),鳴聲如歌,不斷反覆,牠為何而唱?也許鳥類專家說是找伴、求偶,但我寧可認為,牠是正在盡力歌頌讚美那位奇妙偉大的創造主!

 

論「為他人開車」     許益源

各行各業當中,有的人是以開車為業。如果其工作是專門只為某某人駕駛,而且一做就是幾十年,那麼這種超穩定的勞雇關係實在值得玩味。(我認識的人當中,至少就有兩位類似這種狀況,他們服務的對象都是在我們社會中頗有地位的著名人物。) 我個人推測,這種超穩定的勞雇關係存在的原因,主要不外乎「信任」!由他人代勞駕車,除了顯示身份地位之卓越,更需要的是能夠滿足「安全的移動」(也許某些人還期待「快速」),只要發現有誰能夠提供這樣的條件,通常就會被長期雇用了。

當然,超穩定的駕駛勞雇關係應該還有其他微妙的原因,比如人與人相處的投緣、良好的品行(老實、口風緊、守本份…)等,但我覺得最主要還是關乎「安全移動」的駕駛技術!也就是說,這一位司機員駕駛車輛時讓被服務的雇主感到舒服、滿意,長久下來就習慣了,然後也就不想換手了。 為他人開車,如何讓乘客感到舒服、安心?這還不見得是每一位駕駛都做得到的事。搭公車最容易讓我們感到不同的司機各自不同的開車習慣,少數很平穩,大多數是讓乘客(特別是站立時)像是輕微喝醉酒、不得安寧!原因大都與踩油門和踩煞車以及握方向盤的控制不當有關。也許大車本來就不易操控,但是改坐小車,舒適度也好不到哪裡,肇因一樣。尤其許多本身會開車的人,一旦某次搭上由他人(特別是新手等)駕駛的車輛,就渾身不自在、肌肉緊繃、不住深呼吸、閤不上眼打盹…,直到下車! 自從我有多次這類緊張的經驗後,我漸漸體會出如何讓乘客搭乘時感到安全、放心、舒適、睡得著覺。主要的秘訣很簡單,就在於意識到「我現在不是自己一個人開車,而是有乘客在車上」。

坦白說,自己一個人開車,只要不出事,怎麼開好像都無所謂,但是有其他人在車上,情況就不同了,我認為這很像基督徒與主耶穌的關係,我們應該為主而活,在意祂的好惡,凡事討祂的喜悅。而為他人開車,就很能讓我們體會信仰中的「不求自己的益處、為他人著想」,不再自我中心,而是以基督為中心、為他人服務。 實際上怎麼做呢?我是這樣做:順踩油門,讓乘客感覺不太到車子正在加速;順踩煞車,特別是遇到紅燈完全停止時,讓乘客感覺不太到煞車,身體不會往前傾;在轉彎時順轉方向盤,讓乘客僅感到輕微的離心力;切換車道時避免猛切,讓乘客感覺不到換道;接近前車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讓乘客不會感到好像快要撞上前車的尾部。最後,加上安全抵達目的地,我想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可算是為他人開車的最高境界了!(我還在學習中…) 這樣開車,會不會反過來讓駕車的我們感到不舒服?我個人覺得一點都不會,反倒很有成就感,而且還附帶著靈性操練的益處,何樂而不為呢?

 

忍不住跳出來                                       許益源
「忍耐」是美德,是聖靈在基督徒生命中所結果子的一面(加五22),是愛的首要表現(林前十三4),也是我們處於對基督徒不友善的時代環境中,必要具備的重要態度(帖後一4、彼前二20等)。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卻不需要忍耐,甚至是不應該忍耐(指的是與前述不同意義的忍耐),譬如經濟上寬裕的人,若看見弟兄姊妹窮乏,就不應該忍住憐恤的心(約壹三17)。又如,該稱頌讚美上帝的時候,就不應該閉口不言(路十九40)……。
我最近聽到一位同工帶著幽默的分享,談到他在知道一項領會的需求時,心中立時有感動要承擔,但是又考量是否還有其他同工也有相同的意願,所以沒有馬上表態,但仍在結果尚未明朗時,一面準備著領會的內容。幾天的等待過去了,他發現依然沒有誰表示願意承接,於是他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說:「我就忍不住跳出來」!

哈!這是多麼可愛的「不忍耐」,是任何團隊都需要的「沒耐性」。巴不得基督徒群體中有更多這樣在事奉上、善事上「忍不住跳出來」的人,果真如此,主日敬拜的服事分工就不會常常出缺,各事工組長也不必苦口婆心四處勸說邀請了。
如果我們都肯定「教會是我們屬靈的家,是一個強調彼此相愛的群體」,那麼我們看到禮拜堂地上有紙屑、髒污,會「忍不住」撿起來、「忍不住」拿工具清除,看見有人孤單落莫,會「忍不住」問候關懷,聽見合乎聖經的教導和吩咐,就「忍不住」去實踐所聽見的道(上週有一位弟兄聚會後馬上取數份福音材料要送給未信的朋友),甚至是「忍不住」傳講、辨明真理(耶廿9)……,我們還可以繼續舉一反三。

總之,有些情況我們是該忍耐,有些情況應該當仁不讓,分辨這兩者,需要智慧,也都需要勇氣!求主賜給我們。
附帶說明:1.需要智慧,除了因應分辨上的需要,也是指不必當濫好人,還有,就是在「跳出來」的時候,仍得注意不要逾越了權責的界限。2.上主日我在講道中犯了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講論(徒廿)地點是米利都而非以弗所,對象是長老們(監督)而非以弗所教會全體會友,如果兄姊發現了,請您「跳出來」指正我。

 

摩西何以致之(疾病壓縮理論)                     許益源
 上回曾寫短文提到摩西可能是最符合「疾病壓縮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因為聖經不但記載他的年紀達到120歲(不與挪亞洪水之前的人物比),而且特別標明他「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所以,雖然摩西的哥哥亞倫比他多活三年(123歲),也是相當健康長壽,但以摩西為例,顯然還是比較適合。
  摩西的健康長壽與「好走」(以「疾病壓縮理論」來看),我們試著簡要探索幾個可能的原因如下:
  摩西持守著美好的靈性,上帝天天與他同在,雖然帶領龐大百姓在曠野漂流的責任重大無比,各種層出不窮的疑難雜症煩擾著他,但是摩西經常藉著來到上帝面前的懇切禱告,把千斤重擔、難以想像的壓力,通通卸給上帝!
  摩西沒有私心,不追求自己的享福,凡事不為己,即便一度擁有大好機會成為「摩西族」(國)的祖先或國父,但他只求神的榮耀,關心神的聖名。

 

「救主不需財主,財主需要救主」 許益源

最近聽到這一句話(如題),覺得相當具有啟發性。
曾經有基督徒慨嘆:「要是馬雲能夠信主,那該有多好!」言下之意,是說一旦富可敵國的馬雲先生成為基督徒,那麼以他雄厚的財力,任何教會的財務缺口都將可以補足,眾多國度事工也有了源源不絕的支持了。是嗎?
神愛世人,神願意萬人得救,因此我們應該期待馬雲先生信主,就像期待其他人信主一樣,但是假使期待一個像馬雲先生這樣的財主信主,背後的主要動機是要他的錢,那麼以上這句話就是很重要的提醒了。上帝是萬有主宰,萬福源頭,祂真的不需要財主幫忙(何況財主信了主也不必然慷慨奉獻和捐助),反倒財主才需要救主,因為財主再多的錢也不能救他的靈魂,唯獨救主,唯獨信心,才是他所需!
不過這句話也有例外,有些真實謙卑信主的財主,倒也成為救主的朋友並作了美好的見證。就如撒該好了,他信主後生命改變,濟助窮人,加倍歸還黑心錢,有美好的見證效果。當耶穌死時,另一位財主----亞利馬太的約瑟將他本來自己要用的墳墓奉獻給耶穌使用,也算是一種幫助,雖然只用了三天……。 像這樣的財主就不錯啦!

 

聖經中誰符合「疾病壓縮理論」? 許益源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詹姆斯–福萊斯(Dr.James Fries)1980年曾提出「疾病壓縮理論」,主要是說將老年健康期加以延長,使原本可能生病(和臥床)的時間壓縮至死亡前的最後一段時間,且越短越好,短至一週、一天,甚至一小時、一分鐘。
從聖經中找尋有沒有這種例子?除了未經死亡、直接被接升天的以諾和以利亞不能算數以外,我想只有摩西最符合這個理論了。申命記卅四章交待了摩西最後是怎麼過世的:時年120歲的他,應該是當時全以色列人中的人瑞(最年長的),死前的最後一項活動竟是登上高山,然後遠眺迦南美地!後來編輯的人註解,摩西「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我們真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身強體健異乎常人矣!儘管如此,最後摩西還是死了(不得進入神所應許之地),上帝親自埋葬了他(史上最厚葬,只是地點被隱藏了)。因此,我們合理推想,摩西死前沒有什麼太大、太久的痛苦,頂多是一秒鐘吧?可算是「疾病壓縮理論」的極致。下一回讓我們想想摩西何以致之?供我們這些羨慕他的人參考參考。

 

氣話是真話還是謊話 許益源

「氣話是真話還是謊話」?不知您的見解如何?
從前,我認為氣話是真話,因為只有在生氣、情緒激動的時候,才有勇氣和足夠的驅動力,把平常說不出口的話脫口而出,讓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感覺顯現出來。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氣話當然就是真話了。

但是,我現在不這麼認為了。起碼有以下兩個理由:
1.幾乎每次發洩完氣話,我都悔不當初,覺得不但得罪了人,也得罪了神,只有道歉和認罪才能平息、重尋平安的心。氣話,其實是正處在情緒失控的最危險狀況之下,讓口沒了遮攔,就什麼自傷傷人的話都如猛虎出閘了。當事後情緒緩和,其實我們都明白那些氣話是我們正常的時候不會說出口的。就像格拉森那一位用石頭砍自己、成天在墳塋大喊大叫的人(馬可第五章),當鬼從他身上被耶穌趕出去,他心裡肯定很清楚:真正的我,絕不願意是那種失控、失態的樣子。
2.如果氣話才是真話,那麼是不是平常的甜言蜜語反而都是假話囉?我認為這種推理不太合理。我寧可相信,關係好的時候說的肯定的話、感謝的話、表達關心的話、安慰鼓勵的話,才是真心話!

保羅說愛是什麼?他說「愛是凡事相信」!在愛的關係裡,我們選擇相信! 也許氣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些「真」,但那種真,是一個被怒氣充滿時失真狀態所反映出的真,不是真的真。不過氣話多少還是有它的價值,就是呈現出我們內在的需要(需要被關注、被呵護等),只是我們不要被氣話矇騙了就好。

 

不視為理所當然   許益源
有一位名為REX.H的作者,曾在其「臉書」中寫道:
許多情侶剛交往的時候,男生總是喜歡展現體貼紳士的一面:
  吃飯時會替女友拉椅子、遞筷子、拿衛生紙,女生會說謝謝。
  出遊時會替女友撐陽傘、提包包、擋風擋雨,女生會說謝謝。
  生病時會替女友買補品、端開水、噓寒問暖,女生會說謝謝。
  隨著交往時間越來越久,所有的一切開始變得理所當然。(就不再說謝謝了。)
作者藉著以上的例子,鼓吹讀者要常常感謝,他認為「說謝謝,不是客氣」,而是一種真摯的愛的表現!我想我們基督徒都會很同意這樣的觀念吧!